纖維樁在牙體大面積缺損中的臨床應用
上海貝事特實業有限公司 / 2012-12-13
纖維樁是針對理想的樁核系統要求應運而生[1]。我科自2006年開始使用纖維樁修復牙體大面積缺損,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到我科就診的牙體大面積缺損病例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齡20~40歲,共計40顆牙,其中前牙22顆,后牙18顆。病例要求:牙齒不松動,無牙周病,牙頸部有至少2 mm健康牙體組織(牙本質肩領),前、后牙的咬牙合關系正常。
1.2材料
采用3M ESPE的Rely X Fiber Post纖維根管樁系統、Rrly X Unicem通用自粘接樹脂型水門汀、Adper Prompt 免酸蝕粘接劑、 Filter Z 250創世紀前后牙通用型復合樹脂。
1.3方法
(1)根管治療:對患牙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要注意根管充填及暫封材料要選用不含丁香油的材料。(2)樁核的牙體預備: 首先進行冠部或根面預備,去除齲壞組織和薄壁弱尖,消除倒凹,盡可能保留牙體組織,保留至少2 mm的牙本質肩領,而后利用Rely X Fiber Post纖維根管樁進行根管預備,應根據X線片顯示的根管粗細選擇并確定相應型號的纖維樁,采用配套的鉆針進行根管預備。先用初級預備鉆頭去除約根管長度2/3的材料,根尖區保留4 mm的封閉區,再換與纖維樁同型號的鉆頭預備到所需長度。注意預備時要保持支點的穩定,防止擴大樁道,降低樁與根管壁的密合性,影響到纖維樁的初期穩定性,同時注意如果根管較粗大應改用較粗的鉆頭以保證徹底去除根管壁上的根充材料。(3)試樁: 選擇與最后完成根管預備鉆頭同一型號的纖維樁插入根管內試樁,要求樁要達到所備深度,與根管壁有一定的摩擦力,將伸出過長部分磨除,注意在打磨過程中要轉動樁,保證樁的纖維被均勻磨除,不要使用剪刀剪斷纖維樁,以免造成樁的纖維分散。(4)樁的粘固: 在試樁后和粘固前,用酒精擦試樁并對根管進行徹底沖洗消毒,以去除根管壁上的玷污層。吹干,隔濕后,采用Rely X Unicem通用自粘樹脂型水門汀進行粘固,為避免出現氣泡,粘固時要將注射水門汀的延長頭伸入根管內底部將水門汀注入根管,同時將延長頭慢慢拉出根管,讓延長頭頭部始終浸沒在粘固劑中。立刻將根管樁就位,輕輕轉動,適當加壓,祛除多余的粘接劑。光照40 s固化。(5)制做樹脂核: 用Adper Prompt 免酸蝕粘接劑處理樁及牙本質表面,然后用Filter Z 250創世紀前后牙通用型復合樹脂在其上堆樹脂核,注意采用少量塑型以減少樹脂的聚合收縮。期間要注意嚴密消濕,以防止對粘接面的污染。(6)冠的牙體預備:按照烤瓷冠的牙體預備要求進行牙體預備,排齦、取核型,以后的步驟同常規烤瓷冠。(7)試戴及粘固烤瓷冠: 試戴烤瓷冠,要求頸部邊緣密合(用探針劃過冠邊緣時光滑不掛探針)按觸區形態正常,牙線檢查松緊度適中,咬牙合合適,醫患雙方均對顏色及形態滿意,常規粘固。
2結果
患者于戴牙1年后復診,結合X線片進行臨床檢查。完全符合下列各條標準即為成功。(1)患牙牙齦無充血、水腫。(2)冠無松動、無脫落。(3)樁無松動、脫落。(4)無根折、根裂。(5)牙冠顏色與鄰牙協調、自然,患者滿意。(6)X線片顯示根尖原來稀疏區減小或消失。上述6條標準只要有1條達不到即為失敗。本文的30例40顆患牙均達到上述標準,成功率為100%。
3討論
根管樁的彈性模量是影響樁冠修復后牙齒抗折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纖維樁的彈性摸量為18~47 GPa,與牙本質的18 GPa相近,有良好的力學相容性。許多研究認為[2],纖維樁的最大優點是其彈性摸量與根牙本質相近,從而樁與牙根形成同質性的結構,以有效傳遞牙合力,防止樁與根部牙本質界面應力集中造成根折。據有限元應力分析,纖維樁應力集中在牙頸部,因此,在修復后牙體的破壞形式上,纖維樁修復體無根折或折在齦緣以上,可以進行再次修復,并獲得較好的效果。由于纖維樁應力集中在牙頸部,因此在選擇病例時要求修復牙牙體頸部要有2 mm的牙本質肩領,以使頸部有足夠強度。由于纖維樁采用樹脂類粘接劑粘固,其與牙本質、纖維樁都有很好的結合性能,可以增加固位力,而且樹脂類粘接劑的低溶解性,可以減少核邊緣的微滲漏。預成的樁與后成型的核也有良好的結合,美觀效果好,臨床操作簡便,可減少患者復診次數。且纖維樁與樹脂核聯合使用,可以使最終的修復體更加接近天然牙的本來結構,它們的強度和彈性均與牙本質接近,并且可以通過樹脂類粘接劑,與牙本質間達到很強很強的粘接效果,從而形成一個近似同質性的結構,使應力沿著牙根均勻分布,提高了修復后牙齒的抗折能力。纖維樁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沒有細胞毒性[3]。此外,纖維樁配合全瓷修復體,對MRI無磁性干擾。雖然纖維樁有諸多優點,但在牙根過于粗大,牙體頸部無剩余牙體組織(牙本質肩領),或需要改變牙冠軸向時仍以金屬鑄造樁核更為合適。此外,纖維樁臨床應用觀察時間短,其長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 朱智敏,卿海.纖維樹脂樁核的臨床應用.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7,4:1315.
2 王志剛,張富強.纖維樁的力學性能和粘接.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07,34:224.
3 俞長路.纖維樁研究進展.國外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分冊,2005,28:172174.